天津奥数网
天津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天津站 > 家长头条 > 正文

“为孩子好”的过程中,父母做错了什么?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1-31 20:50:01

  有一次,我在医院做完心理危机干预后到旁边的餐馆去吃饭。在等待的过程中,餐馆进来一对父女,那个小女孩大概只有两岁左右,爸爸看起来三十多岁。从进门的开始爸爸就一直不停的批评小女孩,说她不懂事,爱粘着大人,威胁她再粘人就送她去和婆婆住。

  小女孩起初还反抗说她不要和婆婆住,要去上幼儿园。那个爸爸很轻易的就用“你太小了,幼儿园不要”战胜了小女孩,截断了她的后路。在这个过程中,爸爸还不断的把小女孩拽着他衣角的手拿开,以此表示对她的不满并试图令她驯服。

  最后小女孩终于败下阵来,开始绝望的大哭。爸爸的语气中开始透漏出一点欣喜,对小女孩的疼爱和亲昵也开始溢于言表。但是并没有停止对小女孩的责怪,继续说真不知道你妈和你婆婆怎么教你的,这样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短短一顿饭的时间,这个父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和女儿互动的过程中,他通过不断对女儿的否定,以及对其他抚养人的否定,把内心无力的那部分顺利的投射了出去。通过对女儿的反抗企图的战胜确认了自己的力量。最后他成功的驯服了他要教化的对象,小女孩不再粘着他,他的自恋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再是一个为生活所累的平凡无奇的中年男子,而化身为至高无上的国王,手握天平的裁判,决定女孩命运的神灵。并且这种力量和强大被餐馆里其他吃饭的人所见证,对他来说变得更为意义非凡。仿佛他真的就是自己以为的那么强大,这种感觉如此美好,这样的感觉恐怕在爱情中也难以体会到。

  而这一切,在他的意识中,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动机,是作为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教导,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而进行的教导。

  这个细节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一个孩子能够带给我们的自恋的满足,是我们无法去想象的。父母给予孩子他们以为的爱的过程中,不知道掺杂了多少自己的自恋的满足。如果不是非常用心的觉察和分析自己,恐怕很难体会这其中的复杂。

  真正有问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身

  上个月参加一个“爱·伴随”亲子关系的讲座,讲座分两部分进行,前半部分是讲理论,后半部分是一对一的问答和咨询。理论部分很简单,就是科普怎么和孩子相处,是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孩子是比较合适的。没讲完现场就有孩子开始落泪,而身边的家长对孩子的表现又惊诧又愠怒。

  他们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啊。其实这个“为孩子好”的过程中已经布满了父母自身的需要的满足,所以那些小小的孩子听到有人为自己发声就立刻起了共鸣,情绪开始顺着眼泪流动。

  这个现象在另外一次针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中,表现的更为清晰。当时和真心理的督导师吴理老师为大家讲解发展心理学,主要讲人从幼儿开始持续一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讨论的环节中一些妈妈表达了对孩子的担忧。

  其中一个妈妈觉得自己孩子很内向,不和人交往,特别担心孩子的人际问题,言谈中对孩子的内向十分不满,希望能够解决孩子的这个缺点。吴理老师没有直接回答怎么解决孩子的人际交往问题,而是问妈妈孩子有什么具体的优点。等妈妈很艰难的把孩子的优点罗列出来时,大家发现孩子一点问题都没有。聪明,爱思考,动手能力强,有自己的想法,勇敢,孩子集这些优秀的品质于一身。

  而妈妈所说的人际交往问题,也只是孩子比较喜欢安静,自得其乐的时间比较多。这位妈妈最后认识到,真正的问题在自己身上,自己无法和内心的焦虑相处,把焦虑投给了自己的孩子,所以不停的挑剔孩子。看起来的对孩子的担忧,其实是在用孩子来处理自己的焦虑。

  而另一位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了孩子很多自由,希望孩子能够拥有独立的人格。现在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完全有一套自己做事情的逻辑,有主见,不轻易妥协。妈妈开始觉得恐慌,害怕小孩变得自大,说小孩完全听不进去别人意见,变得越来越难管理。

  比如小孩想学古琴,妈妈觉得学钢琴好,孩子思路分明的解释给妈妈听,说服妈妈放弃逼他学钢琴的念头,自己去学了古琴。妈妈认为这样太可怕了,觉得很挫败,很不受重视,转而很担心孩子的这种状况,害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当然,真正的问题是这位妈妈内心深处的控制感受到了挑战,恐慌的感觉出现,妈妈就觉得孩子这样“不听劝告”是危险的。这位妈妈理智上想要的是孩子的独立,而当真正面对孩子的独立自主的时候,恐惧还是见缝插针的出现了,所以她忍不住想要通过改变孩子来缓解自己的这种恐惧。

  绝大多数人都想做一对好父母,但却不知道怎么去爱孩子

  天下父母可能很少有人会觉得自己不爱孩子,很少有人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是为了孩子好。然而绝大多数的父母,绝大多数时候,并不知道怎么去爱自己的孩子。当他们自己有太多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无意识中的想要通过孩子来满足的时候,对孩子的爱就变得困难重重。

  这就像一个轮回。父母想给孩子更好的东西,结果发现给出去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已经拥有的东西,那多半是父母自己需要的东西。父母认为的爱的方式,传递的可能更多是自己的焦虑,自己的丧失,对孩子原本生命的限制。而这些负面的情感体验会让孩子承受绝大的焦虑感,负担着父母的情绪和期望,无法自在的成为自己。

  每个人的特质是他过去人生经验的总和在他心中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可能被保存得很深。一个孩子的出现,会唤醒人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情感,唤醒他自己可能从来也不曾觉察的矛盾。绝大多数人都想做一对好父母,但是每个人对好父母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觉得给孩子吃饱喝饱就是好父母,有的人觉得监督孩子好好学习就是好父母,有的人以为试图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就是好父母。虽然每个人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千差万别,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对好父母的理解和每个人的特质有关。

  如何去爱,才是真正的爱呢?恐怕这是一个比较难讲清楚的话题。

  当年学西方哲学这门课的时候,老师曾笑称:“学哲学一定要知道这么一句话,爱和死亡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在所有种类的爱中,最美妙的是成年人之间的爱情,最深奥复杂的就是亲子关系里的爱了。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中学推荐

六年级试题

小学新闻导航

  1. 北京小学新闻 上海小学新闻 广州小学新闻 深圳小学新闻
  2. 天津小学新闻 武汉小学新闻 成都小学新闻 石家庄小学新闻
  3. 南京小学新闻 杭州小学新闻 济南小学新闻 苏州小学新闻
  4. 郑州小学新闻 沈阳小学新闻 太原小学新闻 重庆小学新闻
  5. 长沙小学新闻 合肥小学新闻 宁波小学新闻 青岛小学新闻
本地教育

升学动态 | 本地政策 | 经验分享

升学策略 | 历年真题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六年级征文 | 练习试题

重点中学

天津耀华中学 | 南开翔宇中学

天津外大附校 | 天津南开中学

天津第一中学 | 天津其他中学

小学资源

小学课件 | 小学教案 | 小学说课稿

教师用书 | 教学计划 | 教学论文

语文辅导 | 数学辅导 | 英语辅导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数学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